luoxin.net

still crazy after all these years

Hello, World!

仪式感

标题必须是“Hello, world!”,这其中有一种幽默的仪式感。

几年前,我在一篇“日记”中谈到了“hello, world!”的意义:

作为一个ITer,这个短语似乎总有些特殊的含义。那到底是什么?发现美丽新世界后难以掩饰的巨大惊喜?一种轻微的自我戏谑式的幽默感?一种轻逸得难以察觉的智力上的优越感?或者仅仅是对前辈和这个群体基于暗号的认同和致敬?

我喜欢蕴藏在“Hello, world!”背后的仪式感。这不是一个庄重的仪式,而是一个轻松的微笑的仪式。

但还有谁在乎这种仪式背后的幽默感,那种微妙的令人莞尔一笑的意味?人们往往过于注重仪式本身,而忽略了仪式背后蕴藏的意义:

  1. 于是礼拜从宗教仪式变成了社交活动。
  2. 于是爱国热情变成了一种表演。
  3. 于是你一定要饭桌上谈点房价、股票和女人,你跟常委们熟悉得就像邻居一样,这样你会觉得自己也参与到了他们的神圣的仪式当中。

弱智化

TY身上有些令我欣赏的品质,两年前我很喜欢她那种特立独行的劲头。有次不知怎么突然跟她聊到《非诚勿扰》——我平时除了球赛从不看电视,TY也不看电视,因此我们都没看过《非诚勿扰》——但在所谓的信息社会,所谓的社会热点舆论焦点总会通过网络或者周围的人群或者各种缝隙突破你的防线。这节目当时正火,一个叫马诺的女人凭着一些言论博得了不少眼球。TY问我有什么看法,我说:“没看法。”我根本不关心这个节目,它火不火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也丝毫不关心这个叫马诺的女人发表了怎样的言论,而她的言论是否激起了公众的愤慨情绪更是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然后我又补充说到:“我为什么要去关心一帮蠢货的看法。”

当时我就是这样认为的,上这个节目,看这个节目,关注甚至讨论这个节目的都是一帮蠢货。一帮被娱乐和消费的蠢货。我为什么要去关心这些蠢货,就因为他们是占据了舆论焦点的蠢货?

TY那时大概觉得我很酷。而现在,当我偶尔窝在沙发上看着《非诚勿扰》,被那两个光头中的某个逗乐,或者是被某位男嘉宾或者另一位女嘉宾逗乐,发出一阵笑声时,我大概偶尔也会忘记自己两年前对它的态度。

王二说得很对:我们每一天都在变老,变蠢。

创造与消费

很喜欢_why的一句话:

when you don’t create things, you become defined by your tastes rather than ability. your tastes only narrow & exclude people. so create.

文艺青年喜欢用读过什么书、看过什么电影、听过什么音乐来彰显自己的品位。这可以让他们找到认同感。但如果读更多的书、听更多的音乐没有让你变得更有教养,更有修养,更有涵养,那么这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如果读书、听音乐不能有助你做出伟大的创造,那么这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

归根结底,读书、看电影、听音乐这些都只是消费活动。这些活动与吃饭、逛街之类的消费活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你读过一万本书、看过一万部电影、听过一万张CD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它们不能有助你做出伟大的创造。

写一本书,拍一部电影,制作一张CD才是NB的,因为它们是创造。

博客

我要重新开始写博客了。

不写字太久,对语言的感觉越来越生疏——它正在离我远去,这多令人沮丧。不单单是语言,我希望过的严肃的生活方式也离我越来越遥远——一切都显得空洞、无聊、苍白,整天无所事事,毫无创造力,任凭时光虚度。我正在不可避免地变老变蠢吗?

我需要举行一场仪式来拯救自己。也许这(写博客)也是这个仪式的一部分。我需要些安静的时刻,和自己说说话,重新听听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

O God, I could be bounded in a nutshell and count myself a king of infinite space…

I wanna create——这场仪式会对我有所帮助吗?